为什么技术优势明显的水肥一体化在中国这么难推广?
水肥一体化用于滴灌和施肥的一项农业技术,通过管道好的滴头形成均匀、定时、定量的为作物提供水肥一体化技术。水肥一体化优势明显。
1974年,我国开始引进微灌技术,我们国家十分重视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。但是四十几年过去了,中国在水肥一体化方面依然举步维艰。这是为什么呢?
1.成本问题
水肥一体化需要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,成本包括水泵、过滤器、管道、阀门、施工费用(管道埋设的土方和沉淀池等)等,现场条件不同、材料档次不同,投资自然不等,具体要根据作物的株距和行距的用料来决定。
一般一亩投资范围在1000—3000元,在国家补贴政策没有涉及的部分,以家庭种植为主的农民是用不起滴管的,更不用说买水肥一体设施了。
2.水溶肥不配套
国内一些种植大户使用这一技术,主要采用从以色列进口的设备,这些设备对水溶肥的要求高,但是国内的水溶肥品质单一。
如果添加剂过多,溶解后悬浮物多,极易造成滴头堵塞,选用进口水溶肥价格又居高不下,因而对于种植大户们来说,选择与滴灌设施配套的水溶肥处于两难。
3.农技人员少
铺设管道、建设沉淀池、施工都需要人力物力,如今,农村劳动力短缺,施工和维护成了一个大问题。还有技术方面还需要专业的农技人员去解决。
4.水溶肥技术落后
我国水肥一体化刚刚起步,生产技术落后、原材料供应没有保证、配套设施不同步,使用期短、水溶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、技术服务力量比较薄弱、水溶肥价格奇高。
5.土地流转加快、时间短中国正在加大力度让土地流转加快,土地的租金变化快这一特殊性,使得种植户只能租到短期的土地,如果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技术,就大大增加了成本,短期内就要拆除谁还敢用。
中国与以色列国情不同,发展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样的,因此,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水肥一体化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如何选择水肥的灌溉水源
- 大棚水肥铺设棚内主管和滴灌带
- 大棚水肥铺设棚内主管和滴灌带
- 水肥节水灌溉的主要特征
- 水肥肥料挑选办法
- 水肥管道冲洗和试运行事项
- 水肥使用范围及技术要点
- 水肥一体机在目前的行业前景
- 水肥的作用原理
- 水肥技术在广泛应用上有那些优势